1月21日,思政课部教师利用冬训间隙,就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进行学习讨论。
《纲要》共分十一部分内容,作为学习了解未来十年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经过热烈讨论,老师们凝聚四点共识,一是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拓展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空间。要在课堂上传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知识,更要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浸润国家发展取得的巨大变化,同时,利用好网络平台,打造思政教育品牌,让同学们坚定“四个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使命担当而行,不负重托而进。作为高校教师,将以《纲要》为指引,立足本职岗位,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涵养道德、锤炼品质、提升技能、严格要求,创新教法,积极投身于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三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其融入到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深刻领会思想的内涵和意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确保大学生们成为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同时,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打造一批“大思政课”品牌,打造高质量的思政课体系。四是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中,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书写新篇章。
思政课部教师通过此次学习讨论,明确了责任与使命。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们将以《纲要》为指导,努力构建 “大思政” 格局,为学院建设贡献思政力量。(曹平)